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或破百萬
剛剛過去的2017年,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全球第一、互聯網造車轟轟烈烈、雙積分政策正式落地等一系列動作之下,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國內汽車
剛剛過去的2017年,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全球第一、互聯網造車轟轟烈烈、“雙積分”政策正式落地等一系列動作之下,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國內汽車市場的最大亮點。在2017年全年銷量達77.7萬輛的基礎上,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(xié)會預計,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將達40%,沖擊百萬輛大關。不過,在補貼逐年遞減、“雙積分”辦法即將實施的大背景下,涉足新能源領域的車企也亟需解決研發(fā)創(chuàng)新能力不足、產品質量不過關等問題。
被催生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
“沒有指標,只有新能源汽車可以選,沒有其他選擇。”來自北京的小陳的買車經歷很有代表性。在北京,每個雙月的26日是令絕大多數搖號人“不斷希望又不斷失望”的日子。普通小客車指標的一再縮減讓中簽難度屢創(chuàng)新高,面對近900個人搶奪一個普通小客車指標的狀況,許多準車主不得不把重心轉移到純電動汽車身上。
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(xié)會對外發(fā)布數據顯示,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.4萬輛和77.7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53.8%和53.3%。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(xié)會預計,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增長將達到40%左右。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00萬輛。車企將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車型。
目前,新能源汽車市場爭奪漸趨激烈,吉利、比亞迪、沃爾沃、奔馳等傳統(tǒng)巨頭都在加碼新能源汽車的研發(fā)、生產和投放力度,甚至連格力、五糧液、協(xié)鑫等在內不少上市公司也被傳出跨界造車,意欲從中分一杯羹。
將進入市場驅動階段
雖然整體市場前景可期,但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指出,發(fā)展新能源不能一味大干快上,新能源汽車行業(yè)還存在著行業(yè)散、小、亂的現狀,產品的安全隱患也還一定程度的存在,創(chuàng)新能力不強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,還沒有徹底扭轉、取得突破。
補貼退坡、2017年9月正式發(fā)布“雙積分”辦法,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作政府層面的糾偏。近期,有關“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大幅削減”“補貼新政即將出臺”的傳聞出現,使消費者和經銷商開始觀望。實際上,早在2016年底,財政部、國家發(fā)改委、工信部等幾大部委就已明確:新能源汽車補貼2017~2019年逐年遞減,2020年將完全退出。在日前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(2018)上,工信部部長苗圩則強調“補貼政策會調整,實際上這個調整是勢在必行的”。“雙積分”政策就是“調整勢在必行的”的具體體現。有關購車補貼調整時間節(jié)點已經安排到位,一個節(jié)點是2019年補貼退坡20%,二是2020年以后完全退出。
業(yè)內專家也多方呼吁取消地方對汽車廠商的直接補貼,斬斷地方保護根源。業(yè)內人士認為地方資金支持應主要用于構建良好的新能源汽車應用環(huán)境,如支持基礎設施建設、補貼電費、停車費等,將資金真正用于需方,即新能源汽車使用者。有消息稱,北京可能在2018年率先退出地方補貼。
未來補貼退坡,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驅動階段,將于2018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“雙積分”政策的引導作用將愈發(fā)重要。辛國斌透露,據工信部掌握情況,部分企業(yè)還面臨一定的達標壓力。以2016年為例,123家汽車企業(yè)中,有42家企業(yè)沒有達到燃料消耗量標準要求,其中也有產銷規(guī)模較大的企業(yè),不少企業(yè)在新能源汽車產品規(guī)劃布局方面,距離2019年和2020年積分比例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。

責任編輯:lixin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我要收藏
個贊
-
權威發(fā)布 | 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頂層設計落地:鼓勵“光儲充放”,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
2020-11-03新能源,汽車,產業(yè),設計 -
中國自主研制的“人造太陽”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
2020-09-14核聚變,ITER,核電 -
探索 |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(tǒng)
2020-06-16綜合能源服務,新能源消納,能源互聯網
-
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(fā)期
2020-06-16數據中心,能源互聯網,電力新基建 -
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(yè)數據變現之路
2019-11-12泛在電力物聯網 -
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
2019-10-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
-
新基建之充電樁“火”了 想進這個行業(yè)要“心里有底”
2020-06-16充電樁,充電基礎設施,電力新基建 -
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尋常百姓家還要多久?
-
備戰(zhàn)全面電動化 多部委及央企“定調”充電樁配套節(jié)奏
-
權威發(fā)布 | 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頂層設計落地:鼓勵“光儲充放”,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
2020-11-03新能源,汽車,產業(yè),設計 -
中國自主研制的“人造太陽”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
2020-09-14核聚變,ITER,核電 -
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(yè)發(fā)展
-
探索 |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(tǒng)
2020-06-16綜合能源服務,新能源消納,能源互聯網 -
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(fā)展
2020-06-125G,智能電網,配電網 -
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